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餐飲業采購進入電子化時代
發布時間:
2016-03-18
中國餐飲業一年1.8萬億元營業額中,約有30%用于采購。北京餐飲業去年營業額約為500億元,以此推算,北京一年的餐飲采購金額應該在200億元左右。對于如此巨大的餐飲采購市場,傳統的人情化、小范圍采購模式,已經很難滿足餐飲企業對質量好、價格廉的基本追求。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認為,餐飲采購的電子化時代已經來臨。
“由中國烹飪協會從日本引進、依托先進的云計算方式和互聯網技術的‘全國餐飲業電子采購管理平臺’目前已正式啟動。這是中烹協為推動餐飲采購電子化做出的重大舉措。”在日前舉辦的第五屆餐博會論壇上,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向記者透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萬家餐飲企業、2.5萬家供應商使用這一電子采購平臺提供的訂供貨系統。
“在日本,餐飲采購98%是通過電子平臺實現的;在歐洲,餐飲企業大宗采購99%通過電子平臺完成。目前,中國餐飲企業的電子化采購尚不普遍,但這一定是未來發展趨勢。”邊疆表示。
他告訴記者,這種由第三方提供的跨區域大型餐飲采購電子平臺,可以把成千上萬的大宗采購者聯系在一起,共同“團購”某一商品,從而實現更低價格。由于只有通過資質審核的正規餐飲企業和供應商才能獲得相應的準入賬號,也使得企業信譽更有保證。
“賬期的存在由于壓占了供應商資金,一直為業界所詬病。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餐飲企業為維護自身利益,對供應商信譽進行制約的一種不得已的手段。”邊疆認為,“如果第三方采購平臺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雙方信譽問題,那么賬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這將有利于加快資金流轉速度,提高運營效率。”
邊疆還透露,中烹協計劃在餐飲采購平臺的基礎上,研究建設與之配套的全國餐飲業物流系統。他表示:“真正的現代物流系統不僅要承擔運輸,還應當承擔起質量保證、商品選擇、資金結算等多項功能。
熱門新聞